20090629

解剖課-身體再衍藝

文/周家輝


「解剖課 - 身體再衍藝」以此作為展覽命題,某種程度上讓人有種毛骨悚然的味道,這樣的關係連結,或許在於「解剖」與「身體」的字義使用上,讓人投射出一種虛擬的幻見(fantasy)。策展構思上,的確有一種化學性與物質的表徵關聯性,然而「解剖課-身體再衍藝」的策展論述,試圖從當代社會文化中所建構的視覺符碼、意識形態與內在的異化(alienation),從現實世界的象徵符號層,透過身體感官的經驗,撥開這一層迷霧,來認知自己的存在與價值。

在二十世紀的西方哲學思潮中,“身體-美學”是一個很重要的語言轉向,從笛卡爾、康德與黑格爾的意識哲學思維,將身體概念從純粹理智的架構釋放出來,表現肉體層次的經驗與話語。就身體層次概念來開展,並不是將身體置於一種主體性(subjectivity),即能肯定或確立自我的存在,也不是就此取代理性的精神性。從生活經驗本身來述說,當思考涉及自我主體在象徵界(symbolic)所處的角色,身體本身成為一個支點,來認知或反思社會文化結構的種種差異性。辯證的過程中,矛盾性與衝突感在文化認同、性別差異、宗教信仰...等,產生支離破碎的不確定性。回溯當代哲學對於身體的探討,如尼采所言:「必須確立起對身體的“信仰”,而這種信仰要比精神的信仰更為重要,因為肉體乃是比陳舊的“靈魂”更令人驚異的思想。」可看出尼采對於哲學的反思,在於身體層次的經驗回歸。從這樣的角度來思考,身體狀態若理解為一種作用性,並放諸於此展覽裡不同藝術作品之間本質性的維度,其中的關係「是水平而非垂直的連結」。身體被作為不同力量所形構的場域,在傅科(Foucault)的歷史觀來看,拉置到權力機制運作的面向,身體被作為支配或規訓的「可見性」。而此展覽中,身體概念的詮釋或論述,瀰漫某種氛圍是「含混」(ambiguïté或曖昧)。其中身體語言的表層被轉碼(transcoding)於影像再現(representation)的介面(surface),將權力機制的泥沼,注入新的契機與轉換。在美學的建構上,身體層次被解剖成被動與主動性的創造力,衍異不同主體的話語。其中身體美學的建構,基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感知,而身體感受的事物如天氣的變化、肢體運動、醫學治療、性行為或機械與人所發出的聲音...等,甚至到異國文化的城市中,思索物質文化與語言的差異,而產生的疏離感。

本展覽試圖開啟藝術家們作品之間細微且不可言說的關係,藝術家將肉體層次的感知轉變成主體的表現,不斷的游移並且處於一種不確定性的狀態,重新挪用身體的話語,個人生活經驗成為首要的哲學命題。除此之外,就當代媒體社會的形式中,視覺文化影像的符號(sign)更充斥著我們的觀看方式,藝術家們運用各式各樣的科技數位媒體,把身體層次的語言置換(supplement)到擬像(simulation)的場域,來進行反思與辨證。然而可以預見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對於資訊科技爆炸所產生的擬像(simulation)秩序,提到「指涉影像與其真實生活指涉物之間生變的關係,即符徵(signifier)與符旨(signified)之間的關係變化。」 影像中所表現身體層次的概念,從當代的新/舊媒體藝術的概念平台上來看,應該重新給予概念化或詮釋。身體意象(image)經由繪畫、攝影、科技數位媒體與聲音裝置的模式,所形塑的真實性,已成為另一種意識形態的再現。展覽場域的呈現上,策展論述(discourse)與作品本身之間的拉扯,來生成身體概念的架構。藉由本次展覽藝術家們的話語中,不同於以往身體經驗的論述方式,而是一種生活經驗的積累與凝視(gaze),交織出藝術家與觀者甚至到策展人這三者關係,所陳述的語言不只是散播(dissemination)的狀態,更是生活共同經驗的召喚與省思。

20090626

The Gross Anatomy Course: Body [re:]Mix

“The Gross Anatomy Course: Body [re:]Mix” originated from a pure thought: when Jimmy was taking care of his mother, who suffered from cancer, he discovered that the declination of her physiological index made her lost in the search of meanings for her body. Confronting with the death, we realize how fragile our body is, and how precious our life is. However, what value of body remains after we've been through birth, aging, illness, and death in the era of thriving medicine and technology? What do contemporary artists choose to respond when prolonging lifespan and maintaining the body image become the tendency that the contemporary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uggle for development?

This exhibition attempts to reveal the veil to cognize the ego state by the experiences of bodily senses from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body image, from the visual signs that are constructed by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culture, from the dissimilation of ideology and inherency, and from real world's symbolic mark level. We combine nine Taiwanese artists and French traveling artists to perform another kind of “dissection,” proposing another idea to interpret and to observe the heterogeneity of body by ways of artistic media of every variety such as video recording, sound apparatus, photographing, and plane painting. Return to your own bodily experience, starting to talk with medicine and science via multiplex artistic expressive forms in the dim life full of clamors. This time, hand over the microphone and let the “body” talk.
<>



Scene1
Opening∣20.6.2009 (Sat.) at 7:30pm
Exhibition Duration∣22.6-11.7.2009
Opening Hours∣Mon.-Sat., 10:00 to 17:00 Closed on Sun.
Venue∣Hong's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 & Culture Meme Space
Rm.1, 12F., No.9, Sec. 2, Roosevelt Rd., Taipei City
Tel∣(02)2396-5505 http://www.how.org.tw/

Scene 2
Opening∣24.7.2009 (Fri.) at 7:30pm
Exhibition Duration∣25.7-16.8.2009
Opening Hours∣Wed.-Sun., 14:00 to 21:30 Closed on Mon. and Tue.
Venue∣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NTUE) Nanhai Gallery
No.3, Lane 19, Sec. 2, Chongqing S. Rd., Taipei City
Tel∣(02)2392-5080 http://blog.roodo.com/nanhai/


Organized by∣Sound Body art lab.
Assisted by∣Hong's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 & NTUE Nanhai Gallery

Curators∣Jimmy Yeh & Kurt Chou
Artists∣Chang Ming-Chih, Chao Lu-Chia, Chen Chang-Chih, Cheng Yu-Hsiang, Chien Yu-Chien, Yannick Dauby, Lan Yuan-Hung, Shih Yi-Shan, and Tsai Chang-Lin.

20090624

簡郁茜-《無題》系列





開始拍攝身體的一系列作品,始於隻身前往異地念書時。

"Nowhere,Now Here”是我最初的作品標題。在那時候,我總感覺自己不斷地把跟一個地方的連結切斷,再不斷地把自己放進不屬於我的空間裡去。像是這樣的循環。常常只要一蓋上棉被,就會忍不住地在一片白茫茫的空間裡,瞪視著自己的一切。

「最接近自己的,也許只能是自己的身體了。」於是我開始拍攝自己的身體。在這樣的檢視下,卻發現連自以為最親近的身體,在那之中所累積形成的景觀,或許連自己也沒有真正地了解過。而藉由再次觀看自己所創作的,關於身體局部系列的攝影作品,我正重新觀看著自己的情緒:恐懼與歡愉。

20090619

趙璐嘉-《緒型物》系列:軀體就是個私密場域






軀體就是個私密場域
無論大小 高矮 長短
它偶會呈現你無法任意掌控之情勢
你覺得 你所見的軀體 即是真實嗎
任何無法窺視之處 或者仍在自我行動 如另一宇宙運行
膨脹、蔓延、分崩、撕裂、扭曲
任意解構 重組 融合 虛擬 成為另一種樣貌
或許 它現在就正存在於你的軀體 只是 不是你眼見所熟悉

我只是以一種自娛的方式 來尋找對身體的感覺
用複雜且綿密的線條建構出各類
似有若無的 種種異常且虛幻的器官組織
畫面單純的真實性
成就了瞬間慾念的無意識宣洩
各種標記 也許是內在不安的反射 也許是外在刺激的反芻
無論因果關係為何
這些都造就了超乎現實的痕跡

對我而言 思想 是黏膩且相互沾附的
而軀體內的種種 是各司其職的獨立個體
依循著各類神經傳導物質 交互運作
有時覺得:身體,像是我的;卻又不像我的
試圖創造出 屬於想像中唯一的器官符號
滿足思想在這部份所無法掌控的軀體
這也許是一種意外 卻是令人心滿意足的意外

施懿珊-《死亡化學》






我吸進一隻蒼蠅。那時我真的感覺到它通過喉嚨時的嗡嗡作響。
住家附近大溝渠邊,仍舊有些上游排放而來的五味雜陳。我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詞來解說 —這條匯集乾淨泉水卻又混雜各種牲畜糞便、內臟、甚至毛皮....的大水溝。

我和,『 他 』有許多傳說。

我 不想像大部分文學、美學家那樣,總用『 母親 』的包容來概說這樣一種地面現象。所以,我用了 『 他 』....或許是男性。因為他赤條條的裸露『難看』和『 現實 』,片光我所有的童年冒險活動上。浮萍綴滿軀體旁,陽光暖化了惡臭的銳利....顯得那麼油 亮。我仍舊喜歡蹲往樹叢、溝槽邊....端詳些平時看不到的景象,無利用價值的內臟....沒有干係的毛皮、脫軌玩具、過期泡麵....它們是上游的養鴨 場....徐徐過來的廢棄,用一種極度安詳的姿態,柔和倒在水邊。

我家附近都是豬圈,關於這種『 風景 』稀鬆平常。記得小時候,班上同學喜 歡嘲笑我身上的味道,他們總說︰『 妳好臭。 』即使我媽很盡責認真的搓揉過每一件制服,他們仍舊判定我,就是有洗不掉的臭味。腐氣,足夠分離它的表皮和內 裡....鼓脹的囊狀,卻在黏膩的陽光下,讓它透的像一層日本薄米紙。

你一定看過羊皮筏,它就跟那差不多彭彭鼓脹。晶透,表皮下 滿坑扭 動的榖粒,簡直瘋狂。它們是未成年的蒼蠅,昆蟲學家給它們起了另外一個名字。『 蛆 』這個字眼 的確不雅。蒼蠅在腐體上進出『 要道 』產卵︰眼睛、嘴巴、暴露 傷口、生殖器官。那些曬太陽悠閒的『 人們 』,早已死亡。它們是『 被迫 』捐贈的遺體,以其緘默愉悅的姿態,懶懶的攤軟在陽光下。

腐爛中的氣味難以見諸文字。

正如倫敦大學病理解剖學前任講師 W.E.D Evans 在他一九六三年的 The Chemistry of Death 所言︰
皮 膚和頭髮頃刻間燒炙,焦黑,凋委。肌肉蛋白質的熱凝結效應此時開始顯著,使得肌肉逐漸萎縮,還有大腿持續岔開,伴隨著逐漸形成的四肢彎曲。偶爾在皮膚和腹 部肌肉焦黑和分裂前,腹部會腫脹起來;這是因為蒸氣行程和腹部內容物的氣體擴充使然。軟組織的破壞逐漸暴露部分骨骸。骨頭很快就喪失所有覆蓋物,接著肢體 的骨頭外露....腹部器官燃燒緩慢,肺部尤甚費時....

藍元宏-關於《存取》系列




去年我在洛杉磯的網路分類廣告Craigslist上發佈了尋找裸體媽斗的消息,刊登在community>artists及gigs>creative欄位下:

art project seeking nude models (LA)
ID: 661459835
Reply to: comm-cacpu-1125879580@craigslist.org
Date: Apr 29 08 05:03:27 PM
I’m a young artist from Taiwan seeking people that are willing to pose in nude for a photo project. I am looking for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no gender/race/body type preferences. This is totally non-erotic/non-sexual. Some of my past works can be seen here: http://lanyuanhung.blogspot.com/
My work process is quite easy. I have a simple photo studio in Pasadena and the shoot demands only a few natural postures which will take 20-40 mins max. I can pay ($50) or give the final prints as reward.
If interested, please reply with a little info about yourself. Then I will reply with my contacts and we can work out the details. Thanks!

兩星期內共有八人回覆,以下用刻板印象描述:
1. 拉丁種成人電影演員 (latino, 30ish)
2. 白種同志成人電影演員 (caucasian, 40ish)
3. 藍領日工(day labor) (mexican, 40ish)
4. 神秘開雙B轎車白領人士 (caucasian , 40ish)
5. 裸體主義者 (caucasian , 50ish)
6. 酒保兼待業演員兼藝術愛好者(手腳皆塗黑色指甲油) (caucasian , 30ish)
7. 黑人職業模特兒 (black, 30ish)
8. 重度糖尿病患者(腿部組織輕微壞死) (caucasian , 60ish)
其中1237選擇金錢作為報酬,46選擇照片(但4之後從未來領取) ,58則什麼都不要。這些人皆為中年左右男性,與我美好藍圖中男女老少各式各樣的想像有些落差,但想想也無可厚非,或許可視作某種關於裸露身體與網路使用者生態的簡易抽樣。

我猜想這些人為了不同的理由而來,可能是金錢、藝術(?)、某種(性)冒險、或不在乎一切的證明‧‧‧拍照過程中也總是充滿情緒暗流的,比如嘗試自在的瞬間不自在,還有觀看者/赤裸者(拍攝者/被拍攝者)之間的權力關係等等,我覺得有趣的是,在某些片刻我感到我作為一個較年輕的亞洲人(非英語系外來者)的身分,因為相對弱勢所以巧妙的平衡了那個張力結構;那是一個我在當下未能清楚意識(而到現在也無法處理)的關於種族/語言/身分/權力的龐大課題。

我也難免被詢問為何而作或想傳達什麼之類的問題,但礙於有點好又不太好的英文,我總是很難清楚表達我對於網路關係的一些想法,一些對於隨機、斷然、淺嚐(也只能淺嚐)的感官經驗,對於私密的(偏頗)分享與(扭曲)暴露等等的雜想。大部分我都微笑並回覆”I am trying to figure it out too.”,有點心虛但應該也不至於是一個太不負責的答案。

20090614

王騰逸與他的朋友們Wang Teng-Yi & his friends [走聲]



6/20 (Sat.) 19:30 覓空間 開幕演出

使用了數個人體攜帶著聲響的實驗性質創作(藉著裝置於人體上的聲音傳撥媒介-喇叭單體);在不同的空間場域裡不斷執行「尋找動作」,實驗聲響會必然的與所在空間場域產生聲學物理作用,就象徵義涵上為試探性的置入所在空間;具有某種程度上的侵入性與強迫回應性,整體呈現為執行發想概念的載體。


※《走聲系列》-身體性詮釋
  
  人體物件的使用,源自於體認到人在社會化的過程必然經過連串複雜的「尋找」與「調適」之後在社會體制架構中找到其所屬施力點與安置點;在尋找與調適的過程間必經歷屬於內在層面的交戰與妥協,在主觀上認為這層內在意識經驗有著許多藝術性思考層面的可能性;「尋找」這種動態性行為建立在一般性的狀態下時,其實是具有一種屬於身體自主性的調適行為;一種很「人性」(或動物性)的狀態。因此以人體物件成為意識承載體具有某種程度上的象徵意涵。


  其二是其亦象徵著「主體」;一種屬於「我」的主體意識與狀態(一種尋找、調適與安置的經驗與狀態),亦或許是一種滿足「本我」的精神狀態。在藝術的執行手段於當前已漸趨於一種「開放與介入性」的狀態之下時,理性詮釋邏輯應逐漸被浪漫感性與激情所超載,藝術創作的本質承載除了可能的(或可見的)政治性議題外還隱含著若干程度的個體性情感特質-一種來自於創作者精神狀態的自我解釋、自我滿足與主體意識的表現特質。
  
在<<走聲系列>>中,皆是呈現一種較為實驗性無意識的精神狀態施以「身體性詮釋」;形式上使用延展重疊的電子原音進行若干程度上的拉扯與交換重置,自人體物件承載的喇叭單體釋出;人體物件將參照聲響變化過程進行連續續性反應行為,呈現出某種肢體自主思考與調適的過渡狀態。未來將再發展感應器技術於人體之上;使人體的作動行為也會直接影響電子聲響調變過程,試達成一種媒體物件雙向制衡的狀態。

20090601

解剖課:身體再衍藝




切開皺摺的皮層,結果是無聲的姿態,生存的謊言,還是高明的偽裝?
Cutting open the wrinkled skin, what we get is a silent bearing, a lie to survive or a wise disguise?


「解剖課:身體再衍藝」從身體意象的再現,試圖從當代社會文化中所建構的視覺符碼、意識形態與內在的異化,從現實世界的象徵符號層,透過身體感官的經驗掀起一層迷霧來認知自我當下。我們結合台灣各地的藝術家與旅台的法國藝術家共九位,經由各種藝術媒材,如錄像、聲音裝置、攝影及平面繪畫來進行另一種「解剖」,提出另一層詮釋與觀看身體異質性的思考。策展人藉由藝術家的作品觀點,使藝術作品直接與觀眾做身體經驗的對話,為此次展覽主要的核心概念。


關鍵字:
死屍/沉浸/偽科學/手術檯/擬像/詭態/未來形式/晦暗/瞳孔放大/科學方法/好奇心/翻轉/藥水味/解剖刀/牙齒緊閉/安全門/唇語/護目鏡/清潔劑/流動性/下垂姿勢/福馬林/卑賤/赤裸/敏感度/傅科擺/警報器/曲折離奇/休止符/祭典儀式/冷凍庫/極端值/神聖性/無聲旋律/偽裝術/極大值/聖經/內臟/城牆/神祕經驗/詭辯/神龕/精密縫合/污漬

場景一
開幕演出∣2009年6月20日 星期六 下午七時三十分
展期∣2009年6月22日至7月11日
藝術家對談∣2009年7月4日 星期六 下午三時
時間∣週一至週六 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週日休
地點∣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覓空間 (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9號12F之1)
電話∣(02)2396-5505 http://www.hfec.org.tw/

場景二
開幕演出∣2009年7月24日 星期五 下午七時三十分
展期∣2009年7月25日至8月16日
閉幕對談∣2009年8月16日 星期日 下午三時
時間∣週三至週日 下午二時至九時三十分,週一、二休
地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南海藝廊 (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19巷3號)
電話∣(02)2392-5080 http://blog.roodo.com/nanhai/

策展人∣葉家銘、周家輝
藝術家∣施懿珊、張敏智、陳長志、趙璐嘉、Yannick Dauby (澎葉生)、蔡昌霖、鄭宇翔、簡郁茜、藍元宏

主辦∣聲體空間
協辦∣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覓空間、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南海藝廊
指導∣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贊助∣台北市文化局
特別感謝∣琉璃奧圖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鳳甲美術館

自由入場 免費參觀

參觀小叮嚀:
因展廳之溫度稍低,請自行攜帶禦寒衣物以免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