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6

藍元宏-《沉默》系列






拍攝了一些在臥房裡的影像,以「床」、「裸體」為主題貫穿,舖成隱性私密的感受(伴隨暴露與揭示感),企圖去外顯一個屬於內在的空間。而後將相同角度拍下的數張照片重疊,利用數位軟體修減增補,嘗試在扭曲畸形中維持優雅美感,呈現出拼湊卻無縫線的完整身體,非人的姿態是為了更多的曖昧及開放。

也因介於曖昧及開放之中,所以這些影像可作為某種變形過程的凝滯,或是某個轉化恍惚的瞬間;作為生活中無可名狀的所經所驗、投射反射、情情愛愛、丟丟撿撿。

施懿珊-《聽說,我們曾經是人類》






「在大型冷凍庫當中,安置著一塊長一公尺以上、寬約七十公分的,要說的話就像是墓碑一樣的長方形冰塊。在冰塊裡面,封著一個各種濃淡不一的茶褐色混雜的奇妙顏色的物體。

那的確是人類的形體。下腹部突出的身軀,連著纖瘦的手腳,左手臂直指著正上方,肘關節處往內側彎曲,就像是在向誰招手一樣的姿勢。

冰所覆蓋著。而且,好像是急速冷凍所做成的一般,裡面包覆著很多的氣體,到處都有白色紋路的、透明度極差的冰。」


對於自然科學研究者而言,要做出完善的研究成果,豐富的標本收藏是必要條件。

當年學者對不斷擴大標本收藏、進行比較研究、獲得可靠統計數據的狂熱,造就一種科學材料的部份收藏。這種關於「系列收藏」的信仰,企圖進一步對組織、運作、內部構造進行積極了解,並以觀察、描述、歸類、命名作為手法。注重材料及成果呈現,那是生理學的方式而不是傳統的動物學或僅注重視覺美感的方式。

系列化的陳列較容易進行「比較研究」,也較易察覺收藏中還缺漏的材料證據。這亦是博物館作為一個資料集中的計算中心的基礎功能之一。

講解與示範的方式,可以說是屬於學術活動裏演出展示(mise en scene)的部份。必須以視覺材料而非只靠口頭描述來說明理論。不同型態的標本並非偶然,而是為了研究或示範說明等不同目的之用。

「令人懼怕的是,那個沒有被說出的部份。在冰的世界裡,我依然活著。」

20090724

蔡昌霖-《無題(30天)》



對我來說,頭一次一個人居住在紐約,是再次面對自己生活的過程。

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把自身內部的經驗重新攪動,彷彿慢慢經歷了一次死亡;從語言、溫度、幣制、空間、交通、時差、膚色、飲食……種種的差異適應,自己在這城市的身體習慣與模式,只得隨著時間漸漸丟棄過去的狀態以建立新的。而這些被棄置與依賴的日常性,召喚出身體的消逝感後,卻無法投射出具體的死亡,唯有任憑敗壞在指縫間溜走,頑固地宣示自身的死亡性,我僅能在旁偷瞄著,也無法永遠居於其中,從監視衰亡的內部,同時逆反外部的物質邏輯,透過操作影像的技術,遊移於令自己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的死亡裡,甚至在非現實和非想像的睡夢裡終結,即使,刺穿了所謂的「鄉愁」,依然不準確地在這樣的生活裡困惑著我。

陳長志-《素度》系列



My hand was out of hand. 自身體的他者。

獨居的那段日子,偶有幾次將甦醒時,眼簾乍掀,被躺在枕邊的一隻無主之手驚得頭皮刺麻,血裡腎上腺素濃度破錶。反射動作驅使迅即自床板上彈起,而那隻手竟也跟著黏過來!

定神一看,這…這不是自己的手嗎?為什麼會將它知覺為「他者」?

整隻手已缺氧許久,紫青、鬆垂、連麻痺的感覺都沒有,想必是枕在頭下,累到忘了翻身所致。類似發生在作者身上的經驗還有俗稱的「鬼壓床」現象:身體仍處於睡眠狀態,意識卻因環境中的某些干擾因子而清醒過來,意識與身體兩者不同步,雖想起身將干擾源消弭,卻怎樣也控制不了身體,像是遭頸部以下全身麻醉一般。

裝載義肢的患者又如何看待義肢的身體感之於她(他)自己?身體訊息無法經由神經細胞的電位差傳遞,控制性亦有限,生理義肢的裝飾性意味大過實質效用。

在通訊革命後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更依賴「媒體義肢」替代生理性的出席,如果在這堂解剖課中割除我們習以為常的媒體義肢,如何?

媒體義肢已嵌合進我們的肉身經驗,它不是第三人稱的他者,它早已僭越為第一人稱。

譬如陳長志【素度】的系列作品,透過攝影擴延「視覺暫留」的生理時限,彷如開眼般,媒體義肢使我們達到非人類生理結構可及的感知經驗。對象身體雖因此離形而輪廓模糊,「完形」 的概念仍促使我們在畫面中辨識殘肢片體。

透過媒體義肢的知覺經驗早已內化,解剖課裡切除該義肢或許不需麻醉劑輔助,但會讓我們意識到,原來我們都穿戴著義肢卻毫無所覺。

鄭宇翔-《頭像III-2009》







我的作品試著以不同位置觀看身體。

作品裝置作為影射歷史與刑罰的特殊想像,身體參與作品的特殊姿態,成了一種歷史擬仿與再現的奇怪關鍵。該作品裝置作為歷史存在物本身,原是遙想的是電光火石一閃的瞬間痛苦;在歷史上,某個受刑身體的特殊痛苦延伸出歷史進程,單一身體的斷頭之痛延長成為一種集體性凌遲。處決的瞬間除了指涉暴力形塑的所有政治社會關係之外,同時建立了之後被當代社會習以為常的歷史觀點。

我嘗試在此討論這些習以為常的姿態、觀看方式與歷史。

Yannick Dauby (澎葉生) - 《耳朵與身體其他部位-漫步》



《De l'oreille et du reste du corps.》

1. Le vent n'est pas le même pour tous.
Oreille en deux parties : la partie externe qui rassemble les vibrations de l'air grâce au pavillon. Le conduit auriculaire est un cylindre d'air qui résonne. Le vent sur une plage en hiver nous empêche d'écouter le son de la mer car le vent frôle et excite le cylindre d'air à l'intérieur de notre tête. Le résultat est un grondement qui ne dépend pas des sons extérieurs mais simplement de ce petit cylindre. Bien sûr, chacun a un cylindre d'air différent car la longueur et la largeur du conduit auriculaire est variable d'un individu à l'autre. Le vent qui gronde dans mes oreilles est bien différent du vent qui gronde dans les vôtres.

2. Des voix dans les canalisations.
Dans une baignoire en métal. Comme toutes les salles de bain, le son est désagréable, chaque bruit est mouillé par la réverbération. Je glisse vers le fond, mes oreilles sont au niveau de l'eau. Un centimètre plus bas et l'eau entre dans ma tête provoquant au passage quelques frissons. Le cylindre d'air est remplacé par un cylindre d'eau. J'entends ma respiration depuis l'intérieur. Toute la baignoire est devenue un immense tympan. Les vibrations de la baignoire sont transmises à mon oreille interne par l'intermédiaire de mes os, de mon crâne. J'entend les gouttes d'eau devenues géantes. J'entends toute la canalisation car celle-ci est reliée à la baignoire métallique. Un peu plus loin, les voix des voisins sont transmises à travers les murs jusqu'à la baignoire. Les tuyaux traversent les immeubles, les canalisations sont un réseau de communication.

3. Une main écoute un bus.
Une rue passante, bruyante, saturée de moteurs. Je bois de l'eau, contenue dans une bouteille en plastique. Lorsque j'avale l'eau, toute la rue semble avaler en même temps, le son a changé brièvement. Pendant un bref instant, il a dû y avoir une modification de la forme de mes oreilles, ou du moins de l'intérieur de mes oreilles. Lorsque tout est redevenu normal, je tiens la bouteille à demi-vide. Un bus passe. Le vrombissement de son moteur est suffisamment important pour me faire vibrer le ventre, mais je n'y prête pas attention, c'est habituel. Par contre, c'est ma main qui attire mon attention : ma paume et mes doigts entendent le bus. Le son du moteur était malicieusement accordé sur la résonance de la bouteille. Cette bouteille s'est mise à vibrer, ma main a entendu le bus à travers le plastique et l'eau.

4. Enfermé dans ses propres oreilles.
J'enfonce mes doigts dans mes oreilles. Le cylindre d'air est prisonnier, il ne communique plus avec l'extérieur. Je croyais au silence, mais c'est raté. Un grondement qui est probablement dû au mouvement involontaire de ma main, un sifflement continu qui est certainement causé par la pression sanguine. Et de temps à autre des craquements : ce sont les articulations de mes main et de mes bras. Au moment où je pose les coudes sur la table, c'est un choc assourdissant. Je frotte mes coudes sur le bois, j'entends la table à travers mes os. Mes bras sont devenus des stéthoscopes pour écouter la table. En même temps un autre son lointain, sortes de bulles ralenties me rappelle qu'il est l'heure de me nourrir.


Yannick Dauby, Taipei, 18.04.2009.


《耳朵與身體其他部位》

1. 風並非對每個人都一樣
耳朵可分為兩個部份:外面透過耳廓將空氣震動集中起來。外耳道是個空氣共鳴筒。冬天海灘上的風會讓我們聽不清海潮的聲音,因為那風在我的頭內磨擦與刺激這個空氣共鳴筒。結果就是一種的轟轟聲,不存在於外界而是來自於這個小小的筒狀物組織。當然,由於它的長度與寬度都因人而異,這個筒狀組織在每個人身上都是獨特的。風在我耳裡呼嘯的聲音可是跟你耳裡的不一樣得很。

2. 管路系統裡的嗓音
在一個金屬製的浴缸裡。如同所有的浴室,聲音聽起來都不悅耳,每個聲響都被回音弄濕了。我滑入浴缸深處,我的雙耳於是在水面上下。再低一公分水便進入了頭部並在這過程中使我打了幾個顫。那個空氣筒現在成了水筒。我聽見從體內傳來自己的呼吸聲。整個浴缸變成了一個巨型鼓膜。透過我的骨頭,和頭骨,我耳中傳來了浴缸的許多迴響。我所聽到的水滴變得巨大。我聽到了整個浴室的管路系統,因為它是與浴缸連接在一起的。遠一點,幾個鄰居在說話的嗓音,因透過牆壁一直傳到了浴缸中。那些管子在樓房中穿梭,管路系統乃是一種溝通網絡。

3. 一隻手聽公車
一條繁忙的街道,吵雜,充滿馬達。我喝著水,從一瓶塑膠瓶內。當我吞下水時,所有的街道好像被同時吞下了,因為聲音突然經歷了短暫的改變。在這一瞬間,我的耳朵形態應該有了某種變化,或至少那變化是在我耳內發生。而當一切又回復原狀,我拿著半空的瓶子。一輛公車經過。其隆隆作響的馬達大到使我的肚子震動,不過我並沒注意到這點,因為已經習慣了。不過,倒是我的手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的掌心和手指聽見了公車。馬達的聲響巧妙地呼應著瓶子的共鳴。這罐瓶子開始震動,於是透過這塑膠瓶與水,我的手聽到了公車。

4. 關在自己耳朵裡
我把手指插進雙耳。那空氣共鳴筒被囚禁起來,它不再能與外界溝通。我以為會是一陣寂靜,但完全錯了。一種很可能來自於我手部不自覺動作所產生的轟轟聲,和一種持續的鳴笛聲則肯定是來自於血壓。還有不時出現的嗶爆聲:這是我的手部和臂部關節產生的。當我把手肘放在桌上時,則是一聲沉悶的撞擊聲。我在木頭上摩擦肘部,穿過我的骨頭聽見了桌子。我的手臂變成了聆聽桌子的聽診器。於此同時,另一個遠處的聲響,某種緩慢的水泡聲提醒我,該是去找東西吃的時候了。
(譯/蔡宛璇)

澎葉生, 台北, 18.04.2009.
www.kalerne.net

張敏智-《空》



近年來全球化的問題日趨嚴重,作者發現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已漸漸缺少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因此作者思考當西方文化遇上東方思想應該要有的火花,作者以如此的概念與目前所專著的創作形式接軌,因而使用了數位的技術來詮釋東方佛教中的“空”,以表達另一種趣味及想像。作者這樣的行為並沒有消遣佛教的意念,也不認為這就能發揚中華文化,這不過是作者一時的突發奇想,希望觀者能以輕鬆的角度來欣賞作品《空》其中的有趣之處。

在原本空無一物的空間中,金色的顏料慢慢地滴出佛像,呈現出佛像的外在;另一個畫面,顏料在空間中流動著,形成出佛像的內在。作者利用有形無形、亦柔亦剛的液體,在其自然的律動中,從無到有地勾勒出佛像的外在及內在,以此來表達作者對“空”的另一種想像。從金色顏料還未填滿佛像時,那似佛非佛的狀態,到完整地呈現出佛像,作品《空》在這樣的過程中蘊藏著禪味。外在及內在兩部影片以面對面的方式投影呈現,象徵著一種鏡射的狀態,內在呼應外在、外在就是內在,兩者相互交織構成佛形,而騰空的佛形除了彰顯出作品的莊嚴與神聖之外,在視覺上也添加了趣味性及新鮮感。

20090714

失聲祭25 X 解剖課 : [聲感體]



7/24 (Fri.) 19:30 南海藝廊 失聲祭25 ╳ 解剖課 場景二 開幕演出

The Gross Anatomy Course: Body [re:]Mix
Sensory Sound-body
[聲感體]
聲音來自於身體,還是身體源自於聲音?切開皺摺的皮層,結果是無聲的姿態,生存的謊言,還是高明的偽裝?

[奇異鳥]:
演出團體:OPER
由柯智豪領軍,加上盧欣民,王洛詰的OPER,以爵士樂為起點的音樂探索,嘗試多樣化音樂型態與演出方式,尋求結合即興,文學,影像的平衡整合呈現。

演出內容簡介:
一隻未知的奇異鳥,揮動他的翅膀,發出奇幻迷離的祕境之音,即將引領我們超脫現實…….

之所以會以鳥為中心,其實是想在三個喜歡鳥卻差別甚大的音樂家中找到那個奇異的連結。

我喜歡菜鳥Parker(Charlie Parker),也喜歡梅湘(Olivier Messiaen)。就如同梅湘說的一樣,他也認為他是一個節奏家而不是音樂家。梅湘在音樂上有著特別的定位,在音樂創作中實行了議題規範的契約,將此契約對應到他的創作觀上,其實是有趣的。他對時間與節奏的觀點(不可能逆行 的節奏),完全可以在光譜的另一邊找到Parker的工整精確。

從學生時期就開始痛苦的Parker onibook,像是Bach的曲析一樣一直是教學跟學習的好範本,和聲音型的嚴謹絕對是來自無數的鍛鍊,所以Parker跟Bach之間在我心中一直有著強烈的連結,兩位相差200多年的人在我的想像中其實有許多重疊的地方,密集的 8 分音符,旋律音型和聲工整,反倒是跟這次挑選的另一個主軸梅湘大相逕庭。

oper這次的曲目由我編寫,將梅湘的神祕主義交給oper的肌肉神經感應,把Parker的演奏留給oper演奏者的心智,是一次以當代編制(電子音樂,影像,電吉他,電貝士,爵士鼓)來執行自由古典現代樂與嚴謹爵士樂的融合。(文/柯志豪)


一個大膽創新的互動聲音藝術演出,結合演出者人身與樂器上的感應器交換感應將身體、聲音與影像形成一聯動系統,跟隨梅湘 (Olivier Messiaen)與菜鳥帕克 (Charlie Parker)的腳步,讓我們一起閱讀這段由「奇異鳥」所啟迪的綺麗畫面。

[我□你]
演出團體:一直社╳林經堯
策劃人:朱木炎洗澡
原創劇本:李登雅 [噩夢三角關係]

演出內容簡介:
一場處在生死邊緣的手術
三個互相猜忌的男女
沒有了嘴巴,我們要如何溝通
心臟停止跳動的時候,我想我就是開不了口
當我死的時候,我想你會在我的屍體上跳舞
撕開我的胸膛,鑽進我的肋骨
享用我還滾燙的心臟
我要聽你說 我□你

20090707

張敏智-《詭體II》




數位科技創造真實因而滿足人們的想像,在這被創造、被取代的過程中,哪一個才是真實。在平面廣告媒體的例子中,模特兒在經過數位修片後,其身材更是能達到、甚至超越一般大眾對於身體美感的標準,這等於是利用數位科技將真實的身體變成一個不真實的身體,作品《詭體II》就是以這樣的概念,反其道而行:作者以自己為主角,將自己合成為一個胖子,之後再變形成原來的樣子,也就是說將不真實的自己“修成”真實的自己,而影片中那微妙的變化過程共用了80段的morph變形影片,希望能讓觀者細細的感受,在這作者企圖模糊真實與虛擬的界線……。

20090706

《解剖課》上新聞了!!!!!!



特別感謝: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 何宗勳 先生